今尚志书院照今李清照纪念堂及故居,为晚清之尚志书院。民国《续修历城县志》所录丁宝桢《新建尚志堂记》 今之漱玉泉

侯 林 侯 环

今趵突泉公园内有一处院落,前后两楹,名尚志堂,标为晚清山东巡抚丁宝桢所建之尚志书院。该书院为2011年趵突泉公园依据原尚志书院所做的部分恢复,规模小了许多。好在,它依然有清泉疏竹、古韵悠悠之风致在。丁宝桢同治八年创办

清同治六年(1867)二月,丁宝桢由山东布政使升任山东巡抚。丁宝桢(1820—1886),字稚璜。贵州平远人。少能文,有操略,道光二十三年(1843)举人,咸丰三年(1853)成进士,改庶吉士。初为湖南岳州知府,同治元年调长沙,屡立战功。擢山东按察使,晋布政使,自同治六年二月至光绪二年(1876)九月任山东巡抚,在将近十年的任期中,山东面貌为之大变。

尚志书院创建的时间有三说。

一是同治八年(1869)。民国续修《历城县志·建置考三·学校》“尚志书院”引宣统《山东通志》称:“在西关金线泉侧,明进士谷继宗别墅……国朝同治八年,巡抚丁宝桢因其址建为书院。手书堂额曰‘尚志’,榜其门曰‘金泉精舍’。”

由此亦可知,所谓尚志堂、尚志书院、金泉精舍,实为一处三名,均指(尚志)书院也。

二是同治六年(1867)。邹钟《尚志堂记》:“尚志堂者,平远丁公稚璜抚东时为国储才而作也,……堂成于同治六年。”(见民国续修《历城县志·建置考三·学校》)

三是同治九年(1870)。出自光绪四年丁宝桢所作《新建尚志堂记》。文中称:“济南会垣,旧设泺源、景贤两书院,为讲学之地。……庚午岁,余复于城西郭外得隙地一区,中有泉,清澈可鉴,因辟除为堂,颜之曰:‘尚志’,而于堂后置斋舍数十楹……”

庚午岁,为同治九年也。

这其中,同治六年显然与事实不符。而八年为诸《志》所本,九年为作者亲记,究竟何者为准呢

丁宝桢门生、尚志书院主讲、潍县名士张昭潜可解开这一谜团。张氏有文曰《金泉精舍记》,作者在文中称自己来尚志书院任事是在书院建成一年之后:“不佞如昭潜亦命潍令敦促以来,盖至是堂开周年矣”,后又标记此文作于“同治九年七月十四日也”,由此可知,尚志书院建成当在同治八年。诸《志》所载无误,而丁宝桢记忆有误也。

尚志书院创建的目的

同治间,

...
尚志书院的前世今生2021.04.02济南日报
冀ICP备20210059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