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周末记者 马树娟

6起专利诉讼、两地起诉、6000万元索赔……近日,奇虎360和A股互联网上市公司之间二三四五(以下简称“2345”)的专利诉讼引发了业界关注。

5月底以来,360公司先后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2345公司旗下“2345安全卫士”“2345浏览器”“2345游戏盒子”侵犯其6项发明专利,要求后者赔偿相关经济损失6000万元,以及合理支出300万元,同时要求停止发行、提供上述3款产品。

其中,针对2345安全卫士,360方面诉称该产品中使用的优化加速、加速球、“2345断网急救箱”落入了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,构成侵权。

资料显示,2345安全卫士1.0版本发布发布于2014年,目前仍可以在网上下载使用。360方面披露,版本的“cloudcom2.dll”和“HyCQSDK.dll”两个文件的数字签名中,签名者姓名均为“360.cn”。这两个文件的“详细信息”中,产品名称为“360安全卫士”。两者的版权信息显示,版权归属于360.cn。

6月14日,法治周末记者向2345询问有关签名一事,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尚不知情。360方面则表示,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。

有从事互联网编程的专业人士分析,开发者在开发一款软件时,需要签数字签名,且数字签名一般都有防篡改机制,如果数字签名相同,则存在抄袭可能。

近年来,互联网企业之间有关知识产品的冲突和诉争不断,无论是百度和搜狗之间的互联网专利第一案,还是共享经济领域频频出现的专利诉讼,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专家指出,互联网行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,知识产权是企业非常核心的竞争力,从最近企业之间频繁的诉讼案也看出,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具有较强的知产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,并在积极通过诉讼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2345安全卫士文件被指出现“360”签名2018.06.15法治周末
冀ICP备20210059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