⊙文/《申》报记者 马晴 ⊙图/本报资料

镜头前她曾经是《新闻追击》、《1/7》、《东方夜新闻》、《双城记》的记者型主持人,因温柔端庄的知性气质极有观众缘。镜头外,她的身份是全国最大民营企业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妻子。郭广昌去年以26亿美元的个人资产,名列中国权威的胡润百富榜第43位,今年以千亿投资布局全球,被寄以希望为“中国的巴菲特”。

妻以夫为贵。王津元这位“全上海嫁得最好的主持人”,只需要低调,再低调,开微博都不用实名。低调久了,眼神里就自有一份笃定和单纯。身材纤细的王津元坐在记者面前,敏感问题有问必答,语言如性格般,丝毫不加粉饰。

对话王津元

做主持人,也曾经想过要跳槽

 在天津长大的王津元,爸爸妈妈都是工程师。从幼儿园开始,老师就频繁地带口齿伶俐的她出席各种活动做主持人。小小的王津元似乎天生就不怕陌生人,台下再多人她还是落落大方。当时爸爸妈妈很反对她做主持人,认为应该以学业为重,尤其要学好数理化。当王津元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,喜欢边吃早饭边看《约翰?克利斯朵夫》的书,因为作文成绩很好,中学老师建议她:“可以考虑考复旦新闻系”。高中时,她随父母回上海,因为理科成绩优异而直升复旦大学,并没有经历高考。

《申》报:你当年因为理科成绩好保送复旦大学,为什么选择读新闻系?

王津元:我父母都没什么文艺细胞,他们认为演出啊主持啊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只能作为业余爱好,有一技之长才重要。所以我当时想过做医生,也想过学经济……但复旦经济系不招直升的学生,填志愿时突然想起中学老师说的话,就报考了新闻系,其实是阴差阳错。

《申》报:很多人会觉得做主持人更风光吧。

王津元:我至今还是觉得做专业人士比较踏实。做主持人其实门槛不高,只要长相周正、口才好、有积累就可以……但做科学家就不是一两天就能做的。我至今还是非常崇拜专业人士,比如医生、律师,很多朋友也都是专业人士。

《申》报:你在1995年毕业之后,同年就进入了上海电视台工作?

王津元:毕业后我有机会到电视台实习,成绩又好,但一直认为做记者是吃青春饭的。我本来想着两三年后跳槽进“四大”的,我有我的专业理想。我有个同学现在已经做到500强的财务总监了……我做记者时跑的是科教文卫条

...
“嫁得最好”的上海主播 王津元:全职太太会缺乏安全感2011.06.29申江服务导报
冀ICP备2021005999号